行动有真假之别。只满足于坐在办公大楼里听听报告、开开座谈会不是下基层的有效行动。基层的干部是聪明的,擅长“看酒下菜”,根据下来干部的行动,决定说几分真话,提供几成实情。下基层“作秀”换来的只有“加水”的数据,“走马观花”只能换来“模糊”的认识。“坐而言,不如起而行。”只有通过“零距离”接触,“面对面”沟通,“心贴心”交流,才能判断工作得失,明确努力方向,才能换来群众的认可。
基层是个大课堂、大熔炉。低姿态,才能受当地群众欢迎,不给基层增加负担。真行动,才能真正接好地气,发现基层存在的问题。
坚决杜绝“下不为例”
河南郑州 申国华
当前,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着纪律松弛、作风松散的现象,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纪律的执行力出了问题。遇有违纪现象,本应严格按纪律秉公处理,然而,有的领导感觉“面子”上说不过去,也有一些领导是害怕自己因此而丢了选票,奉行“好人主义”,但又不得不给群众一个说法,于是,屡屡宣布“下不为例”。
其实,这样的“下不为例”,许多人都心知肚明,那就是“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”。正是因为这样一次次的“下不为例”,才使得党规党纪形同虚设,有令不行、有禁不止的现象频频发生;才会导致公平正义失缺,群众的不信任感增加;才会在遇有棘手问题和急难险重任务时,出现“打折扣、讲价钱、搞变通”的现象。
杜绝“下不为例”,没有什么奥秘,关键是党员领导干部自身要求严格,要求别人不做的,自己决不越雷池半步,号召别人去做的,自己则冲锋在前,坚决防止那种手电筒式的“只照别人、不及自己”的倾向。
当然,杜绝“下不为例”,还需要做到公平公正,一碗水端平。不怕贫、不怕富,就怕不公平。只要事事公平,不分亲疏远近,不分职务高低,不分贡献大小,在党纪党规面前人人平等,党纪之外无特权,党规之外无特例,群众就不会有意见。
(责任编辑:admin)
|